一、前言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打造船舶工业强国、建设海洋装备强国,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船舶工业及海洋装备的发展将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有力保障,而人才在其中起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为此,高等学校尤其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其培养的人才规格和人才质量能否满足国家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的长远战略目标正好契合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围绕这一目标,科学设计、统筹协调学校的学科专业布局,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使我校培养的人才符合船舶工业和海洋装备发展的需要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扩大了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如何规范行使这一自主权,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学校本科专业整体水平及核心竞争力,也需要通过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得以实现。
为了全面实现学校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推进学校本科专业发展和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二、专业现状
(一)专业体系
学校坚持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本科人才需求为导向,依据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多科性、开放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合理设置本科专业,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已初步形成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多学科协调发展、门类较齐全、学科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体系。
(二)专业结构
学校现有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和文学7个学科门类,占12个学科门类(不含军事学学科)的58.3%;34个专业类,占92个专业类的36.95%;52个专业,占506个专业总数的10.27%。学校专业结构如表1所示(略,见下载文件)。
(三)专业水平
经过不断努力,学校本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优秀,“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已初见成效,内涵建设加快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目前,学校现有的49个招生专业中,11个优势本科专业分别获批国家级、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其中有4个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专业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专业成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专业类获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5个专业成为省级“卓越计划(软件类)”试点专业,4个专业加入省级“卓越计划联盟”。基于不同专业建设水平,已形成了优势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基础学科专业和普通专业的多层次专业群。
(四)存在问题
尽管学校本科专业建设已富有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涉船类专业不够齐全,涉海类专业偏少,学校办学特色不够凸显;
2.少数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和趋同性,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3.部分学科专业数偏少,规模不足、效益不高、可调适性不强;
4.优势特色专业偏少,核心竞争力不够;
5.专业发展与学科发展尚未建立起有机联系,部分专业建设缺少学科支撑。
三、规划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2010.07;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育部,2012.09 ;
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教育部,2012.09;
4.《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人民政府,2010.9;
5.《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江苏省人民政府,2010.12;
6.《江苏科技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江苏科技大学,2010.09。
四、总体思路及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以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为长远战略目标,以特色兴校战略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以专业群建设为立足点,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的总体发展思路,通过增设新的专业和调整现有专业,不断拓展专业覆盖面,淘汰不符合发展需求的专业,逐步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并通过优先建设、重点建设和培育建设的分类建设专业体系的构建,引导资源配置,使得优先建设专业的品牌效应更突出,重点建设专业的特色更鲜明,培育建设专业的质量有保障。
(二)基本原则
1. 重点突破、整体提升
围绕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定位、分类指导,确定优先建设类、重点建设类和培育建设类专业群,通过对优先建设类专业群的重点投入和建设,发挥其引领作用,以重点突破带动学校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2. 学科引领、持续发展
统筹兼顾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增强专业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形成重点学科与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平台和专业群,尽快建成品牌专业,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3. 需求导向、扶优汰劣
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发展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专业,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并通过实施专业动态调整,逐步淘汰不符合发展需求的专业,促进专业结构优化。
4. 多科发展、和谐共生
构建有利于专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形成多学科专业的共生效应,在此基础上,形成以特色学科为重点,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格局,以促进优势特色专业的发展。
5. 稳定规模、注重效益
从学校实际出发,在稳定招生规模的前提下,通过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及内涵建设,实现最佳的办学效益,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6. 滚动调整、持续优化
结合学校两年一次的本科专业状态调查和动态调整,对专业的建设类别实行滚动调整机制,持续优化优先和重点建设类专业布局,激励各类别专业递进发展。
五、专业发展目标
(一) 总目标
围绕海洋空间开发利用以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人才培养需求为牵引,通过专业布局及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彰显学校现有的船舶和蚕桑特色,有针对性的拓展涉海学科专业特色,淘汰不适专业,最终专业总数稳定在65个左右,并分别构建出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优先建设类、重点建设类和培育建设类专业群,通过分类建设,至2033年,建成以“船-海-蚕桑”优势专业群为核心,特色专业群为主要支撑,其它专业相互促进的工、管、理、经、文、法、农、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本科专业体系。
(二)分阶段目标
1. 第一阶段(2015年-2023年)
通过专业结构调整优化,逐步淘汰不符合学校发展定位、招生就业及办学条件较差的专业,大力发展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涉船类、涉海类以及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拓展蚕桑类相关学科专业,适度发展艺术类专业。
至2023年,即学校建校90周年时,学科门类增至9个,本科招生专业数增至65个左右。优先建设的涉船类专业群在实现全覆盖的同时,部分专业达国内一流水平;涉海类专业群初步形成,部分专业达省内一流水平;蚕桑学科形成本硕博衔接培养机制;重点建设类专业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形成学校新的品牌专业增长点。
2. 第二阶段(2024年-2033年)
至2033年,即学校建校100周年时,通过有重点的建设,使得优先建设的涉船类、涉海类以及蚕桑生物技术类专业群全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重点建设类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其中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相关专业成为学校优先建设类专业,并在国内产生一定的品牌效应;培育建设类专业中产生若干个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成为学校重点建设类专业。
六、主要任务
(一)专业结构优化
1.以新的专业增长点带动专业结构优化
在招生规模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专业数,规范新专业申报程序,围绕学科规划发展方向,适当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
(1)重点发展涉船类专业
以服务于船舶制造及其相关产业为重点,完善涉船类专业群布局,通过新增“水声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或专业方向),实现涉船类专业全覆盖,充分彰显学校特色。
(2)大力扶持涉海类专业
紧紧围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进行涉海类专业布局,通过新增“海洋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和“海事管理”等专业,结合现有的“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构建相关涉海类专业群,推动涉海类专业的汇聚和集约式发展。
(3)科学规划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专业
紧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择优选择有发展潜力,能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需要的专业。新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网络工程”等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兴信息技术的专业,以及“信息安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等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
(4)有针对性增加农学与艺术学学科门类相关专业
以现有的蚕桑优势学科为依托,通过新增农学门类的“蚕学”专业,实现我校蚕桑特色学科的本硕博衔接,巩固和发展蚕桑特色;通过新增艺术学门类与工业产品设计相关的专业,如“产品设计”等,实现设计、制造、管理三位一体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我校特色的艺术设计学类专业。
(5)适度拓展薄弱学科相关专业
通过新增经济学门类的“能源经济”、文学门类的“翻译”、教育学门类的“休闲体育”等专业,增加薄弱学科相关专业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能力,彰显多学科共存的优势,推动学校的多科性发展。
新增专业参见《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专业目录指南》(见附件)。表中所列拟新增专业将作为学校未来一段时间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时的重要参考,但根据未来国家战略、社会经济以及学校事业等方面发展的重大需求,可做适时调整和补充。
2.以专业动态调整推动专业结构优化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结合学校办学定位,通过对招生、就业、师资队伍结构、教学和科研水平四个方面的状态调查分析,建立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缩减、淘汰社会需求小、办学条件较差、竞争力较弱的专业,改造、创新具有一定办学历史、师资力量较强、办学经验丰富但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传统学科专业,积极稳妥地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3.以改革创新实现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
从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出发,加强学生复合知识及能力的培养。以学校实施多年的主辅修制为基础,推进与完善辅修专业与第二学位制,逐步构建 “工学+管理、理学+工学、工学+文学、工学+法学”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现有的招生模式,以大类(按学院、学科门类,或相近专业组成的专业群)招生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建立与大类招生、学科建设相适应的大类人才培养新模式,增大专业的调适性。
4.以中外合作办学拓展专业发展模式多样化
巩固现有中外合作办学经验,进一步开拓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渠道,丰富合作与交流的模式,与国外优质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学分互认、课程衔接等方式的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开展为期半年或一年的海外交换生、海外学习、海外实习等项目,增加专业的多样性与选择性,打造既与国际接轨,又有学校特色的专业发展模式。
(二)分类推进专业建设
围绕学校一流造船大学的特色发展需要,分别构建基于专业建设水平现状的优先建设类、重点建设类和培育建设类专业群,有重点、分类别的开展专业建设。同时实行滚动调整机制,适时调整、持续优化不同建设类别的专业群,推动专业良性发展。
1.优先建设类
以学校传统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以及相关的优势学科为基础,构建涉船、涉海、蚕桑与生物技术等优先建设类专业群。通过大力投入、积极培育,力争形成学校标志性的品牌专业群。
(1)涉船类专业群。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游艇设计与制造)、“轮机工程”、“水声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焊接技术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
(2)涉海类专业群。包括“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技术”等专业。
(3)蚕桑与生物技术类专业群。包括“蚕学”、 “生物技术”等专业。
2.重点建设类
以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
(1)材料类专业群。包括“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封装技术”、“冶金工程”、“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等专业。
(2)管理类专业群。包括“工业工程”、“物流管理”、“会计学”、“工程管理”、“海事管理”等专业。
(3)机械类专业群。包括“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
(4)电子电气仪器类专业群。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
(5)土木建筑类专业群。包括“土木工程”、“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6)计算机类专业群。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
(7)能源动力类专业群。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8)基础类专用群。包括“应用物理”、“应用统计学”、“工程力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英语”、“翻译”等专业。
3. 培育建设类
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专业为基础,通过鼓励发展、强化内涵,与其它专业一起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包括“生物工程”、“工业设计”、“经济学”、“能源经济”、“金融工程”、“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产品设计”等专业。
分类建设的专业体系如下图:(略,见下载文件)
七、保障措施
1.完善管理体制
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校专业规划与建设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和审批决策,各学院以本规划为指导,具体负责学院本科专业发展规划和建设的管理协调工作,推行专业负责人制,形成分类分级的专业规划与建设管理体系。
2.明确职责分工
学院负责新专业申报和专业建设,校专业规划与建设委员会负责专业审核批准和专业动态调整决策,教务处负责对专业规划与建设委员会决定的推进实施。
3.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对新增人财物等资源投入的导向作用,优化配置学校新增资源,实现对优先建设类、重点建设类和培育建设类专业的分类扶持,形成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4.建立专业动态调整制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本科专业内部评估、外部评价制度,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专业申报、建设、评估、考核、激励与退出机制,制定对已建专业的预警和动态调整实施方案。
附件: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专业目录指南(2015--2033)(略,见下载文件)
关于印发《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专业结构优化与发展规划(2015-2033年)(试行)》的通知 江科大校(2015)24号.doc